
您的位置: 聚美网 > 百科 > 激光矫正 > 近视可以引发什么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4-09-24 07:32:01
阅读:
近视可以引发什么并发症?
相关标签:近视并发症
近视眼的潜在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并发症上,除了普遍的视力下降和特有的眼部表现(如豹纹状眼底及视盘弧形斑等),近视眼的并发症种类繁多。通常,随着屈光度的加深和年龄的增长,这些并发症会逐渐增多和加重,导致更多的视觉功能受到影响。此外,由于脉络膜视膜的退行性变、黄斑病变及视膜脱落等损伤,可能会导致失明。引发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主要包括眼轴的延长、生命液循环的障碍、营养不良以及特定的组织变性等。常见的并发症有:①因眼部结构异常和营养不足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膜的变性;②因眼轴延长、巩膜扩张和生物力学异常所导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极部葡萄肿;③因视力下降、屈光不正及调节和聚焦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弱视和斜视等。这些多样的病理表现既可以视作近视眼的并发症,也可以看作是变性近视眼本身的特征,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1.玻璃体病变 近视眼患者常常表现出特有的玻璃体变化。由于眼轴的延长,玻璃体腔体积增大,导致玻璃体逐渐发生变性,从而引发液化、混浊及后脱离等一系列问题。胶状玻璃体的液化使得正常的架结构受到破坏,留下了空洞的光学间隙。原本薄纱状的纤维支架组织变得不再完整,常伴随点状、条状、块状或膜状的混浊漂浮物。眼球运动时,这些游离物的漂浮现象更加明显,给人一种眼前似有蚊蝇飞舞的错觉。随着眼轴的不断延伸,玻璃体与视膜之间可能出现一些空隙。这些空隙被淋巴流填充,从而形成玻璃体后脱离。后脱离在检眼镜下呈现出鱼嘴状,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在裂隙灯下切面显示为带状,其后则是透明液体。玻璃体的脱离,加之已经变性和收缩的玻璃体对视膜的牵引,容易引起视膜脱离的风险。
2.白内障 由于近视眼的眼内生命液循环出现障碍及组织退化等异常情况,晶状体也可能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晶状体的浑浊。浑浊的类型可以是后极型,也可以是核性。其颜色呈现棕黄色,病情发展相对缓慢。对于核性浑浊患者,由于晶状体的屈光能力增强,可能导致近视程度暂时加深。在进行晶状体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近视眼患者的发生率通常高于非近视患者。除了白内障,近视眼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晶状体脱位的情况。
3.青光眼 在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6~8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近视眼的比例达到46.9%。这种情况通常在40岁以下以及眼轴长度超过26.5mm的患者中更为常见。患者可能较早出现盲点,生理盲点的范围也比正常眼大。眼压通常呈轻度升高,平均值为5.02kPa(37.74mmHg)。房水流畅系数(C值)相对较低,而压畅比(Po/C)则较高,房水流量较少,角膜曲率较大,巩膜硬度系数(E值)偏低,前房深度较大。视盘边界模糊,颜色对比度不明显,凹陷情况多为非典型,但杯盘比通常高于正常值,血管屈膝和移位现象不明显。皮质类固醇诱发试验的阳性率较高。在某些变性近视患者中,伴随高眼压时,视盘边缘的陡峭程度会增加,且通常在视野变化和视盘凹陷扩大之前就已出现。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早期的异常表现常常被近视眼的特征所掩盖(例如常将青光眼视盘凹陷误认为是近视眼的表现等),因此变性近视伴发青光眼的情况常常被漏诊,特别是在常规使用压陷式(Schiötz眼压计)测量眼压时,由于近视眼的眼球壁变薄,测得的眼压值可能偏低。因此,对于近视患者的眼压测定可以采用压平眼压计。如果使用Schiötz眼压计,则应记录巩膜硬度(E值)及矫正眼压(P0)。对于度数较高的近视患者,若出现难以解释的视力下降及屈光度在短期内快速加深的情况,应注意是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青光眼的存在可能加速和加重近视眼的病理进程,从而导致更多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损害。变性近视与青光眼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导致恶性循环:眼压升高会促使眼轴延长,而眼轴的延长又使脉络膜和视膜进一步变薄,微循环和血供受到影响,从而使视功能更容易受到高眼压的损害。眼压的影响应理解为不仅包括眼压升高的影响,还包括眼压正常但承受眼压的组织较为脆弱、抗力较低,同样能够引发病理变化。近期研究表明,青光眼与近视眼之间的基因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更多的遗传学联系。
4.黄斑病变
(1)黄斑出血:近视患者中,黄斑出血的发生相对普遍,发生率可高达4.5%。主要影响的年龄段为20至30岁及60岁以上。通常屈光度在>-8D以上。若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生,可能导致增殖性变化及色素病变,预后较为不良,重影响视力功能,患者常表现为视力显著下降、中心暗点及视物变形等症状。当出血不涉及中心凹时,视力可能会轻微下降,但偶尔会出现相对暗点。而中心凹出血的患者,视力通常会明显下降,出血吸收后视力可缓慢恢复,但难以完全回到原来的状态,往往会留下变形视或暗点等异常现象。黄斑出血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①单纯性黄斑出血。这种类型较为常见,在患者中约占62%,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出血范围可达0.25至1PD大小,中心凹处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出血斑。出血主要发生在色素上皮层下,重时可达到视膜深层。出血源自脉络膜的微血管,是由于眼球向后极度延伸对脉络膜微血管的过度牵引所致。通常吸收过程需要2至3个月,且不会留下痕迹。少数情况下可能因色素上皮萎缩而留下点状或线状缺损。反复出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漆裂纹样病变,出血的发生也提示近视可能在加重。②血管新生型黄斑出血。约占患者的32%。出血范围大约为1/2至2/3视盘大小,并伴有黄白色渗出斑和灰白色结构。荧光血管造影的初期可能呈现点状及状病灶,后期渗漏会逐渐扩大。出血源于脉络膜的新生血管侵入Bruch膜,导致在视膜深层形成新生血管,血浆渗漏可引起增殖反应,经过3至6个月后可能出现瘢痕化(出血吸收后留下纤维型瘢痕灶)。这一过程可能与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的发生机制相似,但近视患者还伴随眼轴延长、Bruch膜及色素上皮层的损伤。
黄斑出血可看作是Fuchs斑的病变之一,即Fuchs斑是因出血所致,与漆裂纹样病变之间可能存在有因果关系。漆裂纹样病变可导致黄斑出血,出血吸收后漆裂纹可增宽,且数量增多。有称黄斑出血者的97%可有漆裂纹病变(有些是当出血吸收后方被发现),黄斑色素性异常的早期亦可能曾有出血。
(2)黄斑变性:近视眼并发黄斑变性多见于60岁以后。由于营养黄斑的脉络膜微血管层消失,或因黄斑区发生脉络膜血管闭塞,引起黄斑区神经上皮细胞的萎缩而终致变性(包括囊样变性及盘状变性等)。可单独发生,亦可看作为整个近视性脉络膜-视膜病变的一部分。
(3)黄斑裂孔:黄斑区因长期营养障碍等病理改变,加上视膜前膜牵引,在原有变性或瘢痕及视膜-玻璃体粘连的基础上,发生裂孔,并由此引发视膜脱离。女性及老年人较多,一般近视均>-8D,尤见于已有后葡萄肿者。
5.视膜脱离 视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近视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比其他人群高出8~10倍。在原发性或孔源性视膜脱离的个体中,近视眼的比例可高达70%以上。此病症通常出现在中度至高度近视的患者身上(-5D~-8D),多见于21至30岁及51至60岁的人群。导致视膜脱离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视膜裂孔的产生。由于玻璃体的退行性变与视膜的囊样变性相互粘连,在玻璃体持续牵引或外力影响下,某些部位的变性视膜可能被拉出裂孔或撕裂。液化的玻璃体会通过这些裂口流入视膜下方,导致视膜隆起并终脱离。视膜的变性多发生在赤道及周边区域,因此裂孔也通常位于这些区域,尤其是颞上象限(囊样变性常见于此)。裂孔主要呈马蹄形(其上可能有玻璃体覆盖),但也可能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早期由于变性玻璃体对视膜的牵引,患者可能会出现闪光感等刺激症状,随后可能伴随视野缺损及中心视力下降。
6.后巩膜葡萄肿 由于眼球在赤道区域向后过度扩展,变性近视眼的后极部巩膜显著变薄,导致局部扩张。在眼内压力的影响下,巩膜会发生膨出,形成大小不一的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cleral staphyloma)。其发生与屈光度的高低以及眼轴的长度有明显的关系。Curtin的研究表明,当眼轴长度在26.5~27.4mm之间时,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为4%。而在眼轴长度为33.5~36.6mm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可高达71.4%。根据不同的形态,葡萄肿可以被分为10种类型,其中包括5种复合型和5种原发型,如后极Ⅰ型、黄斑区Ⅱ型、视盘周Ⅲ型、视盘鼻侧Ⅳ型以及视盘下方Ⅴ型等。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观察到后极部脉络膜和视膜大范围的萎缩和变薄,边界呈不规则状态,通常位于视盘与黄斑之间,或局限于黄斑区域。其透光性较强,血管清晰可见,且色素可能游离,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出血或出现黄斑裂孔。视盘的位置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后突的葡萄肿相当于眼轴的延长,其底部的视膜屈光度大于边缘部分,即近视程度加深。因此,可以依据这一特征来诊断后葡萄肿。此外,个别葡萄肿可能出现在视盘周围。葡萄肿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视功能的显著障碍,预后较差,约有1/3的患者矫正视力低于0.1,致盲率较高。
7.弱视 由于近视眼的近视力一般正常,故发生弱视者较少,但>6D的近视眼却与远视眼有相同发病的机会。发生弱视可能的条件主要有单眼近视、近视性屈光参差、明显斜视及早年开始的高度近视眼。
8. 斜视 近视眼因调节与集合功能的异常以及相互关系的失衡,常常伴随有隐性外斜或显性外斜,这种情况可以出现在不同程度的近视患者中。此症状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且往往会逐步由隐性外斜转变为显性外斜。此类情况多见于面型较宽、眶距较大及双眼屈光度不一致的个体。多种视觉功能,包括近视力、矫正后的远视力、集合以及双眼同视功能在早期通常是正常的。然而,随着外斜的加重,视功能也会逐渐出现障碍。如果集合功能受到影响,往往会导致视疲劳,尤其是在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个体中。当斜角过大时,还可能引发废用性弱视和立体视觉功能的丧失。有些近视患者因眼肌平衡功能失调等原因,也可能出现内斜视。早产儿中,高度近视的个体有时会伴随内斜视的现象。在近视性内斜视中,存在两种特殊类型:一种多见于青年人,逐渐出现,近视与远视时的内斜视表现有所不同,基本上属于共同性。另一种则是近视程度较深(-15D至-20D),通常会逐渐发展并不断加重。在被动牵引试验中,各个方向均可见受限,终可能发展为固定性内斜视。
优惠
深圳新安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双旦”活动,抽5折近视手术大奖免费术前检查!
2023-12-22 13:40:56
武汉麦迪格眼科医院五一活动优惠多多,半飞秒直降至8500元起
2024-06-11 10:52:23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告别眼镜束缚好礼活动来袭,近视眼手术补贴4000元起!
2024-07-01 09:37:58
深圳友华普惠眼科感恩大回馈,飞秒手术9800元起可享半价补贴活动!
2023-11-22 16:57:49
南昌华厦眼科医院年末优惠活动正是开启,全飞秒手术立减6800元!
2024-06-24 09:55:25
贵州普瑞眼科18周年庆活动,全飞秒12800元起想摘镜趁现在
2024-04-01 18:01:45
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