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_phone
来电咨询
微信

您的位置: 聚美网 > 百科 > 青光眼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症状?应该怎样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4-11-09 07:01:01

阅读: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症状诊断

  1.风险因素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引发青光眼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无晶状体眼、术前已有青光眼病史、联合手术、虹膜前粘连、眼前段感染性炎症、大型角膜移植及手术本身的技术问题等。在无晶状体眼进行角膜移植后,青光眼的发生率介于25%~70%之间,术后早期的报道甚至高达60%~90%。对于术前已有青光眼病史的患者,角膜移植术后眼压升高的发生率在20%~80%之间,较无青光眼病史的患者高出3~10倍。研究认为,术前所需药物控制眼压的剂量越大,术后眼压失控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在青光眼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便术前青光眼经过手术控制了眼压,术后眼压再次升高的几率仍显著增加。角膜移植联合其他眼内手术时,由于操作复杂、损伤重、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导致小梁组织受损加重,因此青光眼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有研究对155例角膜移植术的连续病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有12%的患者发生了早期青光眼。其中,仅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患者占5%,而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虹膜分离术的患者各占19%,联合玻璃体手术的患者中则有25%发生青光眼。术前存在的虹膜前粘连也是导致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风险因素,虹膜前粘连的范围越广,术后眼压升高的可能性就越大。新研究表明,在单孢病毒性角膜炎和基质性角膜炎的活动期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更容易发生青光眼,尤其是在角膜溃疡穿孔、前房消失情况下进行急诊角膜移植时,青光眼的风险更高。如果角膜病变范围较广,需要进行直径超过8mm的大型角膜移植或全角膜、带角巩膜缘移植时,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此外,手术设计和操作方面的问题,如角膜植片与植床比例过小或植片缝合过紧,容易引起虹膜角膜角的拥挤变化,特别是在无晶状体眼术后更易发生青光眼。此外,角膜移植术后前房内黏弹剂的残留也是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2.临床表现 由于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可能出现水肿、散光以及植床角膜混浊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影响到高眼压的常见角膜特征、虹膜角膜角以及眼底的观察,同时也会干扰眼压的准确性高测量和视野的评估。此外,术后青光眼的发病往往隐匿,临床表现通常不太典型。如果角膜移植术后的患者感到术眼胀痛、头痛及视力下降,尤其伴随恶心和呕吐时,应高度警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风险。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角膜上皮水肿、移植片隆起、缝线脱落、伤口裂开、前房变浅或形成异常、瞳孔阻滞,或术后长期出现角膜瘘及环状虹膜前粘连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青光眼的发生。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青光眼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眼内压,目前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只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确诊:①术后第三天连续两天眼压超过26mmHg,并需进行抗青光眼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②术后第24小时出现急性高眼压的临床表现,眼压超过30mmHg并需手术干预;③术前已有青光眼病史,手术后病情加重,眼压超过26mmHg需要额外药物或手术控制。然而,选择何种眼压计以准确性高测量眼压是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关键因素。临床上,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被视为测量眼压的金标准,其要求中央角膜(直径至少大于3mm的区域)表面光滑,弯曲度规则,无散光且泪膜正常。但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往往会出现重的散光、术后角膜上皮损伤及泪膜结构破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荧光素环的观察,从而限制了压平眼压计的使用。非接触眼压计则更不适合眼表结构不规则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常用的压陷式Schiötz眼压计可以用于这类病例的眼压测量,但对于角膜曲率明显改变的角膜移植术后眼,其测得的眼压可能并不准确性高。笔式Tono-pen眼压计是一种便携式电眼压计,与角膜的接触面积较小(头部直径为1.5mm),操作简单便捷,无需使用荧光素,并且配备消毒的一次性乳胶套,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交叉感染。对正常角膜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Tono-pen与Goldmann眼压计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Tono-pen眼压计在角膜移植术后眼压测量中的结果也表现出较好的准确性高性和可重复性。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0)

Copyright © 2025 聚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