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_phone
来电咨询
微信

您的位置: 聚美网 > 百科 > 青光眼 > 怎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治疗方法?

怎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4-11-09 07:35:02

阅读:

怎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治疗方法?

怎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有什么治疗方法?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疾病治疗疾病

  (一)治疗

  对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的青光眼,其治疗不仅仅是控制眼内压力和防止视神经功能的损害,同时也至关重要的是保持角膜移植物的透明度以及减少其他术后并发症。由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各异,并且受到原有眼部疾病的影响,因此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应针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进行相应的治疗,并积极、及时地控制眼压。目前,针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1. 药物治疗 首先应选择抗青光眼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抑制房水的生成。可以考虑使用β受体拮抗剂、α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滴眼液,或将两种、三种药物联合使用。拟胆碱类药物通过收缩睫状肌拉动巩膜突和小梁,促进房水的排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收缩瞳孔、拉动虹膜以防止前粘连并开放房角。然而,通常不建议使用拟胆碱类药物,因为其可能破坏血-房水屏障功能,增加眼部炎症及角膜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风险。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样会损害血-房水屏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植片内皮细胞减少,且可能引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及无晶状体眼角膜移植后黄斑囊性水肿。前列腺素衍生物主要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外引流来降低眼压,但需确保房角开放且可见睫状带,不适用于有眼部活动性炎症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当眼压仍无法控制时,可以联合使用全身降眼压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脱水剂等。

  2. 手术干预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的青光眼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手术以降低眼内压。如果球结膜未出现广泛的瘢痕化,首先应优先考虑小梁切除术,并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因为大多数角膜移植的眼睛(如无晶状体眼、眼外伤、化脓性角膜溃疡等)在眼前段常伴有显著的组织病理变化。如果球结膜出现重广泛的瘢痕,或眼前段组织炎症明显,则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成功概率较低,此时需要进行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植入术,通过导管将房水从前房引流至赤道部的引流盘周围以降低眼压。带有压力控制阀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也称青光眼减压阀)手术的成功概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关文献显示,其眼压控制率在71%到86%之间,甚至可达到96%,角膜植片保持透明率为71%到88%。若患眼不适合进行青光眼减压阀手术,则只能选择睫状体破坏性手术进行治疗。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包括睫状体冷凝术和睫状体光凝术等多种方法。睫状体冷凝术操作简单,但要有效破坏睫状突往往难以量化,并且需要穿越多种眼部组织结构(如结膜、巩膜、睫状肌、血管等),因此手术疗效的可预测性较差,组织损伤较大,并且并发症较多,包括疼痛、出血、黄斑水肿、炎症反应、低眼压、眼球萎缩及角膜移植失败等。对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主要有经巩膜和经眼内镜两种方式,主要优点在于能够选择性地破坏睫状突,减少对眼部组织的损伤,提高术后疗效的可预测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经眼内镜的睫状体光凝术,随访两年的成功概率已报道达到82%。

  (二)预后

  及时有效地控制眼压,预后良好。

眼科

点评

看看其他人的评价(0)

Copyright © 2025 聚美网. All rights reserved.